9月28日上午,由中國美協藝委會、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大型活動部、山東美術家協會、山東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“界·尚——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”在山東博物館開幕。來自清華大學、中央美術學院、中國美術學院、四川美術學院、蘇州大學、深圳大學、南京藝術學院、景德鎮陶瓷學院、山東工藝美術學院、山東藝術學院等全國30多所高等專業院校的設計師、畫家、雕塑家、陶藝家以及來自美國、英國、韓國、土耳其等國的10位藝術家創作的100余件作品,以創新性的多樣化表達形式和前瞻性的實驗藝術精神,構建起一個開放多元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。
以“界·尚”為題的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,曾于2011年9月舉辦首屆展覽。經過兩年的籌備,本屆展覽延續第一屆“跨界”的基本面貌,呈現出更加鮮明的前瞻性和多樣性。參展藝術家基于當下多領域交叉、多維度審視以及多視角探究的層面,以開放性和實驗精神,契合了召喚文化自覺的時代旋律和張揚人文精神的藝術命題,彰顯了當代藝術家對社會的責任和前瞻意識。
何潔作品《無題》以“陶”傳達“紙”的樣態變動與可塑性,是藝術家個人品位的投射。潘魯生作品《魯班線韻》則是對木匠勞作的觀察體悟,是對墨斗工具的創造性運用。“規矩繩墨”所衍生出的秩序感不僅是匠作營造的準繩,也被延伸為社會倫常的規范,從墨倉中引出的墨線在瓷胎上彈奏出的韻律,寄予了藝術家對藝術觀念生成與更新的思考。苗登宇的作品《連中三元》,以素瓷盤的串聯處理,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,進行了觀念與陶藝語言的巧妙轉換。 顧群業的觀念作品《自由可樂》則延續了他在創作中的貫用手法,從大眾文化中尋找創作的質料,并以波普化的圖解傳達個人的觀點和思考。這件作品將可口可樂與美國宣稱的普世價值“FREEDOM”巧妙混搭,描繪了消費文化語境下,強勢文化隨出口商品向全球輸出的文化現實。
正如展覽發起人何潔所言,以藝術的方式傳達所肩負的使命與責任,是藝術家的特質和稟賦。回歸人性本原的純粹與真實,以人類最為古老的藝術媒材和創作方式,立足于文明發生的原點,呼應著源遠流長的生存智慧;呼應著當下關于自然、社會與人本身關系問題的變量思考,在縱橫阡陌卻又并置共在的坐標區內,鐫刻著個體存在的痕跡。
展覽開幕之后還舉行了學術研討會。第二屆“界·尚——中國當代陶藝實驗作品邀請展”將持續至10月10日。

杜大愷 分割

顧群業 自由可樂

何潔 無題 骨質瓷

荊雷 左·右

劉巨德 母與子

呂品昌 新九龍壁

苗登宇 連中三元

潘魯生 魯班線韻

張志民 瑞獸